
本文转自:黔西南日报
尹婷梅
马岭河峡谷
万峰林
万峰湖
阳光谷旅游度假区
扎染
云屯星空野奢酒店
马岭河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后备箱集市
美食
近日,第四届中国康养大会发布“2025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百强”,黔西南成功入选,以88.09%的康养指数位列全国第23名。这里不仅是联合国老龄所认可的“世界康养示范城市”,更是中国气象协会评定的“四季康养之都”。这片位于北纬25°全球黄金气候生态带的康养胜地,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魅力与人文底蕴,向世人发出身心疗愈的邀约。
自然疗愈:天地之间的康养秘方
黔西南的康养之旅,是一场从呼吸开始的疗愈体验。这里的空气质量常年优良,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3万个,是世界卫生组织“空气清新”标准的20倍。
来自重庆的退休教师王阿姨分享道:“在万峰林住了三个月,我的过敏性鼻炎没再犯过。每天清晨沿着纳灰河散步,空气里混着稻谷的清香和草木的气息,呼吸着特别舒服,比任何药物都管用!”
万峰林作为中国最美的喀斯特峰林之一,数千座山峰形成了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。清晨,沿着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慢跑或散步,可谓“每一步都踏着风景,每一眼都揽入画卷”。
走进马岭河峡谷,如同瞬间进入一个天然大氧库。多条瀑布从落差200多米的悬崖飞泻直下,水雾弥漫,带来沁人心脾的清爽。
人文养心:民族文化的温暖滋养
黔西南的康养,不仅是身体的疗愈,更是心灵的滋养。这里聚居着布依族、苗族等46个民族,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。
在万峰林纳灰村的文化体验馆,来自武汉的游客刘女士被悠扬的牛角胡声所吸引。她带着孩子参加了扎染体验课,亲手制作了布依族扎染方巾。“老师说每道纹路都有寓意,这种文化传承,比课本生动多了。”她举着完工的扎染作品,眼里满是成就感。
布依族“六月六”、苗族“八月八”、彝族火把节等民族节庆,让游客能够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。今年夏季,黔西南推出了“加油之声”音乐会、落日微醺音乐节等60余项文旅活动,让游客在音乐与民俗中感受这片土地的温度。
养生膳食:舌尖上的健康密码
黔西南的康养体验,离不开独具特色的养生膳食。这里融合了布依族、苗族的传统饮食智慧,结合现代营养学理念,打造出一系列既美味又养生的特色美食。
在纳具·和园康养小镇的养生餐厅,来自上海的退休医生李女士对药膳赞不绝口:餐厅推出的养生汤选用本地药材与土鸡精心熬制,不仅味道鲜美,更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。这种将食疗融入日常饮食的方式,正是现代康养所需要的。”
五色糯米饭是另一道备受游客青睐的特色美食。选用天然植物染色,不仅色泽艳丽,更具有不同的养生功效。红色来自红蓝草,补血养颜;黄色来自密蒙花,清热利湿;紫色来自紫薯藤,抗氧化;黑色来自枫香叶,补肾益气;白色保留米饭原色,润肺生津。
当地的兴义羊肉粉更是将药食同源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。熬制汤底时加入十几种当地草药,不仅祛除了羊肉的膻味,更增添了温补脾胃的功效。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,成为许多游客的美好记忆。
值得一提的是,黔西南还盛产多种药食同源的特色食材,如天麻、杜仲、灵芝等。这些食材通过专业厨师的巧手,变成了既美味又养生的佳肴,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也能调理身体,达到康养的效果。
特色康养:多元融合的疗愈体验
黔西南创新康养服务模式,打造了多个康养示范项目,满足不同人群的康养需求。
纳具·和园康养小镇将森林康养步道与现代化设施和谐相融。正在小镇休养的吕女士每天雷打不动沿着步道走两圈,“脚下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就的路径,圆润光滑不硌脚,踩上去像在做足底按摩。”
今年7月3日,黔西南州医养(康复)结合示范基地正式投入运营,这是全州首家按照机构标准装修、公立医院直营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。
基地创新采用“医疗+养老+康复+人文关怀”四位一体服务模式,为长者提供全方位服务。62岁的陈海涛分享了他的体验:“我8月4号住进来的,这里每天都有专业人员照顾,生活起居、康复训练安排得特别到位。”
基地护理组长余自崎介绍:“我们不仅关注长者的身体照护,更重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。”基地配套专门的文化娱乐区域,常态化开展唱红歌、做手指操等活动,丰富长者日常生活。
除了专业的康养机构,黔西南还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,打造了多个温泉康养项目。沐云温泉酒店的温泉水富含硫、锂、偏硅酸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对皮肤病、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有显著疗效。
在这里,游客可以一边享受温泉的滋养,一边欣赏绝美的景色,实现身心双重放松。
运动康体:山水之间的活力绽放
黔西南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,打造“月月有赛事、周周有活动”的特色赛事矩阵。今年以来,全州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430余场,形成既有专业竞技又有草根赛事的丰富体验。
万峰林马拉松、万人徒步等IP赛事,让参与者在喀斯特峰林铺展的壮阔景色中疗愈身心。以“峰、水、田、寨”立体景观为背景的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,为这些赛事提供了绝佳场地。
世界第一高桥——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,不仅创造了工程奇迹,更成为户外运动的新地标。在这里举办的铁人三项、跳伞等国际赛事,让体育运动与超级工程、自然人文完美相融。
这个夏季,黔西南还推出北盘江大峡谷生态垂钓赛、二十四道拐山地越野跑、全国街舞城市对抗赛等20余项体育赛事活动,满足不同年龄游客的运动需求。
对于普通游客而言,黔西南也提供了丰富的日常运动选择。在万峰林,游客可以骑行,沿着专门的骑行道穿梭在峰林与田园之间;在马岭河峡谷,徒步路线设施完善,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;在万峰湖,则可以体验皮划艇、站立式桨板等水上运动。
这些运动项目不仅强身健体,更让游客在运动中感受黔西南的自然之美,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愉悦。
黔西南的康养,不只在于它适宜的气候、富氧的空气,更在于它能让生活回归本真的状态。
无论是纳灰村布依族老人手中织就的扎染,还是万峰林民宿窗前流转的云雾,或是医养基地里老人们做手指操时的笑容,都在诠释着这片土地对生命的滋养。
如今,随着“世界第一高桥”——花江峡谷大桥通车,盘兴高铁即将开通,黔西南的康养之旅更加便捷。
这片北纬25°的康养胜地,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,迎接每一位寻求身心焕活的旅人。
(本版图片由黔西南文旅提供)
作者:记者 尹婷梅
股民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